跳转至

《治水筌蹄》 明 万恭 著

约 877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3 分钟

Warning

仅供学术论文参考使用,禁止用作其他商业用途!

治水筌蹄自叙 万恭 兵部侍郎

隆庆辛末秋,漕河不利。明年,上召左司马臣恭,综水土之役于济之阳。

余乃窥三门,睇七津,浮千里达于秦沟;又檄治水使廿人者,循白河,出天津,逆卫河,达于临清;余又治临清逆柝诸南旺,又导南旺顺捷于茶城,与黄河会;又导茶城历徐、吕底于淮之北;閫天妃,泛高、宝,遂闸瓜州踰京口,泝姑苏,荡太湖,顺流而达于杭。

又从济、漯,登泰山,望青、齐,并洸、汶,滩坎河,西系汶、洸全流驶南旺,以其七北入天津之海,而以其三南入淮、杨之海,饷始利。

盖中国万里之疆,皆有帆樯之影、辙马之迹焉。未尝不击楫拊辔,叹饷道之便、王会之盛之至于斯也。

综之为六漕:

自潞河,顺天津,为白漕,不宜治;

自天津,逆临清,为卫漕,不必治;

自临清,逆南旺,又自南旺,顺出茶城,为闸漕,宜少治;

自茶城,顺流淮、杨为河漕,宜数治;

淮、杨踰高、宝。连瓜、仪,为湖漕,宜亟治;

自瓜州渡长江,入京口,以入于杭,为浙漕,宜间治。

夫白漕,从密云而南下,霁十日,则平沙弥河,雨溢则泛,运辛急则挽舟,又急则直易舟耳。其节短,不竝运,故其法治之以“不宜治”也。

卫漕,渠甚敛而流甚深,渠敛则流专,流深则渠利,故其法治之以“不必治”也。

闸漕,强半籍汶,万历前,汶乘势东而下于青海,即西注者微,西注微,则不能七灌北、三灌南,二百年春夏水竭,往往闸漕斩焉,弱不能续数里之流。万历以后,坎河既滩,乃驱汶全流于春夏之交,闸道遂溢,直时启闭耳。故其法治之以“少治”也。

河槽,有源之水也,崇隄约之以专其流,随流隄之以若其性,运毕则修以清漕,漕毕则静以待运,岁相循环也。故其法治之以“数治”也。

湖漕,无水之源也,夏秋多雨,则胀闷而决隄,冬春多旱,则涸竭而膠舟,胀之既不可,涸之又不可。夫养生者,虚其腹,则神耗而液干,实其腹,则肠急而腹溃,虚其实,实其虚,此岂能一日忘备哉!故其法治之以“亟治”也。

浙漕,治或在润,或在常,或在姑苏,或在崇德,直踰年一深通之耳。故其法治之以“间治”也。

若孟津而下,河,运之昆仑也,运所不经,若勿治可也,然修身者能不修昆仑乎?法反宜急治。

襄、汉而下,江,运之头颅也,运所必经,若急治可也,然药病者能先药头颅乎?法反宜勿治。

夫理饷道者,其犹理气血乎!闸漕、浙漕。患在血气之不足,补之使赢;卫漕、河漕,患在血气之有余,宜泻之使缩;白漕、湖漕,则有余、不足无定形,故补泻无定势,赢缩无定衡。

余故取治水见诸行事、存案牍者,括而纪诸《筌蹄》,非以燕说郢者也,殆郢书而郢说之也。庶驰饷道、侈王会者,知我明直轶唐、虞而上之,三代而下皆无取焉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