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治水筌蹄》 明 万恭 著¶
约 671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2 分钟
Warning
仅供学术论文参考使用,禁止用作其他商业用途!¶
卷之上¶
1.汉、唐以前至春秋、战国,大江由六合遡邗沟,取道于高邮、宝应诸湖之西,北达长淮。
江南之漕,俱由邗沟,而苦浅阻。陈平江乃隄扬州以及于淮,西遏诸湖之水,遂汇为一,湖港相通,三百七十里达于黄河,饷道大通。邗沟遂绝。
今不必泥古,妄图恢复,唯濬之洩淮则可。
2.高邮诸湖,西受七十二河之水,岁苦溢。乃于东隄建減水闸数十,洩水东注,闸下为支河,总汇于射阳湖、盐城入海,岁久悉湮。
弘治中,乃开仪真闸,苦不得洩。治水者,岁高长隄,而湖水岁溢。
隆庆初,水高于高、宝城中者数尺,每决隄,即高、宝、兴化悉成广渊。
隆庆六年,万历元年,建平水闸二十一于长隄,又加建瓜洲闸,并仪闸为二十三,湖水大平,淮涨不能过宝应。又复浅船、浅夫、但许深湖、不许高隄旧制、
初,建瓜洲花园港通惠闸。得故焚韩世忠船板;改广惠闸,又得故闸基樁石,椿大四围,基因之;则花园港故闸道也。
而或恐二十三闸洩高、宝八百里七十二河之水,欲闭瓜、仪,蓄诸湖,利饷道,误哉!
3.各湖水南注者,仪河窄而浅,瓜河广而深。余惧瓜之夺仪也,乃于三汊河建洋子桥,桥口如闸制,以节束之,仪河不病浅矣。
而瓜闸,江潮近六十里则早至而迟落,更便于仪闸。镇江截流官舫,径趋江都,真州省续食征夫之役,又利仪闸云。
4.高邮湖,弘治三年,白公以七十余万金成康济河。商诚便也。第不当东绕围民田一万八千亩。
康济与湖通,水如城,田若盂。不得已于月河之底,沉三涵洞,穿月河而东洩,船行洞之上方。
未七十年,松板洞窒,不复能穿月河,水汇田中。是老隄之东又益一万八千亩之田湖也。左哉!左哉!
老隄如线,浸万顷中,八面受敌而大隄坏;中隄故卑薄,大湖拥田,湖风涛击之而中隄坏;二隄俱坏,则康济东隄直弱增当万石之弩耳。岂不危哉!
今议:固老隄,塞金门,決康济,涸湖田。乃循老隄之东,去十丈为之东隄,一获老隄,一成月河,岁加修筑,则运与民、与商舶,万世之利也。